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28节
作者:
麻辣笋 更新:2023-03-14 22:01 字数:6814
秦顺下了马车之后,看着面前的聚仙楼,做作地叹了一口气。楚辞听了,觉得他恐怕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便假装没听见,只一心招呼他往里走。
秦顺见状,又叹了一口气,道:“唉,楚提学啊,本官实在是替你可惜,原本在京城待的好好的,偏偏就外放来了这么一个地方。别的不说,就这酒楼看上去,都比咱们京城的要小上许多,看着就小家子气,楚提学,你说是不是?”
楚辞见迎过来的店家听见此话后脸上表情有些不太欢喜,便道:“秦大人此言差矣,漳州府地处南方,咱们南方的建筑讲究的是小巧精致,而北方则讲究大气豪放,两者各有各的好处,无甚可比较的。”
店家听见他这么说,脸上又带了笑意,他这聚仙楼一直以来招待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背后自然是有些背景的,刚刚突然被人说小家子气,难免有些不快。
“楚大人,您里边请,知府大人他们已经在里头了。”秦顺原本还想说点什么,店家却已经引着他们往楼上的包间走了。
刚一入包间,就看见知府大人带着衙门里的几位官员等候在门口,一见秦顺,便向他行礼。
秦顺端着架子,冷淡而矜持地朝他们点了点头:“各位不必客气,起来吧。”
“谢大人,秦大人百忙之中,能够拨冗莅临,真叫蓬荜生辉啊。下官公务繁忙,不曾远迎,还请大人见谅。”陆知府对于京城来的大官,一直以来都是很尊敬的。
“这倒也无妨,毕竟本官此次前来不是为了考察政务,有楚提学他们相迎就可以了。本官还没多谢知府大人的款待呢。”秦顺见他这般恭敬,心里也很舒服。
秦顺稍微露出一点善意,陆知府就觉得受宠若惊,立刻摆手称这只是区区小事,根本不足挂齿。说着,便将秦顺让到了主位上坐好。
待所有人都落座之后,陆知府拍了拍手,便有人端着盘子过来上菜。来到沿海地区,吃的自然是以海鲜为主的了。楚辞看着这满桌的美食,心下猜测这一顿一定花了陆知府不少银两。瞧瞧这种品相的鲍鱼和海参,个顶个的都是极品。
秦顺见到这一桌心里也是比较满意的,这一大桌子放在京城的酒楼里,没有几百两银子根本下不来,甚至有些还是贡品,寻常人根本吃不到。
他拿起筷子每个尝了点,待夹到中间汤盆里那白生生的小圆球时,却突然犯了难,怎么也夹不上来。一旁的陆知府很有眼色,立刻殷勤地拿着汤匙亲自给他舀了一颗放进碗里,嘴里还热情地说道:“听说这玉融丸是京城的贵人们才能吃的东西,咱们漳州府也学着弄了一些,秦大人您尝尝这味道,和京城吃的可有不同?”
秦顺心里犯疑,因为他在京城之时根本就没吃过这物。可眼下桌上的几人都笃定地看着他,他也不好露怯,只能将这玉融丸舀起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嗯,你们这玉融丸吃起来软嫩弹牙,滋味鲜美,堪称上品。”秦顺也觉得这东西好吃,但他还是说道,“可是和京城的一比,却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京城的玉融丸入口即化,味道无与伦比。”
陆知府脸上有些遗憾,他本觉得这东西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京城的竟然更好一些,也不知到底是什么味道,只可惜他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尝试了。
楚辞在一旁憋笑憋的脸都红了,这秦顺一本正经地装逼,是欺负他们没去过京城吗?楚辞坏心眼一动,惊讶状问道:“秦大人,京城竟也有玉融丸?下官以前在京城时从未吃过,莫非,这是御赐给您的贡品?”
秦顺一时忘了楚辞是从京城外放的,闻言脸上便有些不自然了,他斥道:“那当然,此等美味,岂是区区六品官就能吃到的东西?现在这里既有了,楚提学便多吃几颗吧!”
他话中意思很明显,有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楚辞心里偷笑,脸上却一副惋惜的样子:“秦大人说的是,御赐的下官既然无福消受,那这里的一定要多吃几颗了。”说罢,便埋头吃了起来。
陆知府不知楚辞是在打趣,心里对这秦大人难免又高看了几眼,能得皇上御赐菜品的,一定是他的心腹了。若关系打好些,说不定也能去京城当个官呢!
于是,他更加做小伏低,话里话外都是追捧之意,秦顺也有意冷落楚辞,席间就只跟陆知府说话。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只一顿饭的功夫,两人竟已称兄道弟起来,仿佛他们不是初次见面,而是故友重逢。
待散席之后,两人相执醉眼朦胧,约定好来日再聚之后,便被手下分开了。楚辞带着醉醺醺的秦顺他们去了驿馆安置,安置好秦顺之后,楚辞又叫了一桌席面给秦顺的随从们。
“诸位一路辛苦了,过来用些饭食吧。”楚辞热情地招待着他们。
这些随从们先是推拒,在楚辞的再三劝说下,他们便推推挤挤地坐下了。他们这些人平日里地位较低,突然有个当官的对他们态度温和,他们反而变得拘束了。
不过楚辞是谁啊?他一向都很会来事,只一会儿功夫,他便和这些人相谈甚欢了。等时机成熟之后,楚辞就开始拐弯抹角地打听起秦顺平日里的工作习惯来,由于他话术高明,这些人只觉得这位大人好奇心比较重,根本就没意识到什么不妥当。
席间,有人提到了,说前天晚上在省城之时,秦大人看了一宿案卷,还说什么要把里头有功名的找出来。他们字认得不太多,跟着找了一宿。
楚辞心里一惊,在这种时候,秦顺的每种行为必然都是有原因的,找出有功名的人是因为什么呢?他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到这个上面,某个随从回忆了一下,说道秦大人说这个很重要,还特别念了一个名字,叫什么“李林华”的,说那个人因杀人被革除了功名流放之类的。说完,这随从还感慨了一句官老爷就是好,杀人不用偿命云云。
楚辞听他说时,心里就已经明白了。他立刻推说衙门里还有要事处理,先行告辞了。临走时,还又给他们添了几个菜,让这些随从们连声称赞他的大气。
提学司里,大家正坐在堆满各项资料的大厅里紧张等候。当听说提学大人回来了,他们便都坐不住了。
“楚大人,这,督学大人没有和您一同前往吗?”官员们发现只有楚辞一个人回来了,心下很是不解。
“督学大人和知府大人一见如故,而后两人便多饮了几杯,此刻已经在驿馆里歇着了。”楚辞说完,就步履匆匆地走进大厅里,在一堆资料里不断翻找。
“楚大人,您在找什么?”
“快,一起帮着找一找,三年前乡试中举的人里,有没有一个叫做李林华的。”楚辞边说边翻。
负责做这个资料的周青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大人,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怎么了吗?”
楚辞停下动作,回头看他催促道:“此事稍后再议,你先将那人找出来。”
周青看他脸色觉得似乎应该有大事发生,便立刻去自己整理的那些资料里面翻找,不一会儿就找出了这个人。
楚辞接过来后,仔细查看关于此人的介绍,上面说他是溪县李家村人士,于天和二年乡试中取第七十九名,授举人功名。
“将此人文书上的信息改一改,他的举人功名已经被革除了。然后再去知府衙门将近三年罪犯的簿书借阅出来,看一看这里面有多少人功名已被革除的,文书上全都要做修改,并且每人还要再出一张告示底稿。大家动作快些,明日之前,一定要做好。”
他的表情很是严肃,其他人也不敢怠慢,立刻四散动作起来。
楚辞松了一口气,幸好他去打听了一下,要不然真要被秦顺那厮揪住把柄了。可恨之前的那些提学都是不办正事的,留下一堆烂摊子却要他背锅!
第354章 督查
次日, 楚辞带着人在提学司衙门门口迎接秦大人。
秦顺昨日醉酒睡了一天,待早上起来时才发觉不妥。他心中暗骂楚辞这厮阴险,知道那酒醉人还让他喝, 害他差点延误大事。所以此时他见到楚辞, 脸色很是不好, 听他和自己行礼,嘴里也只淡淡地说了声“起吧”。
楚辞对此不以为意, 什么时候这秦大人愿意给他好脸了, 他才要怀疑一下是不是有阴谋在等着他。
“秦大人昨日休息的可好?”楚辞一边带着他们往存放资料的大厅走去, 一边随口问道。
秦顺一听脸色更沉:“劳楚提学记挂, 本官昨夜休息的很好。不知楚提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有, 本官领旨前来督查, 凡事都是要公事公办。”
楚辞说道:“秦大人放心吧,我们漳州府提学司办事一惯仔细, 所有的东西都留有底稿, 大人只管查便是。倘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的, 也请大人费心提点一二,让我等能改过一二。”
秦大人看他这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就不舒服,对他说的话也只是回以一声冷哼,便不再说话了。
楚辞见状, 步伐加快了一些, 几人没走一会,便来到了大厅里。
这大厅的摆设和昨天已然不太相同, 偌大的厅子分成了几块, 每一块的桌子上都陈列着一大摞资料,上面还分别写了字样说明,让人一目了然。每张桌子的旁边都站着一位官员, 如果秦大人检查时有什么疑问的话,他们就会马上解答。
纵使秦顺很不喜欢楚辞这个人,在面对这样摆放的大厅时,心里也不得不叹一句,这人确实和旁人不太相同。在来南闽省之前,他先在西江省抽了几个府检查,那几个府的资料都是拿箱子抬上来的,一大摞堆放在一起,真叫人看得头痛。
秦顺因检查完回去还要呈上奏折总结一二,所以必须要看仔细一些。那几天可苦了他,一双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若每个府都能似这般分门别类地归置好,那可省了他们不少事。
“秦大人,漳州府这三年来的资料已经都在这里了,您看您想从哪方面开始查看?若有疑问,我们提学司这几位大人都会予以解答。”楚辞见他突然沉默,便主动将话题带过来。
秦顺看了一眼旁边桌子的官员,忽然问道:“他颈上带着的是什么?”那物方方正正的,用一根蓝色绳子吊在胸前,上面好似还写了字。
“哦,这是我们提学司的工作牌。上面写有每位大人的姓名和官职,便于大人认识。”楚辞原本不知道是秦顺过来,只想着他们提学司的人兢兢业业工作,没道理连个名都露不了。这样直接挂在胸口,说不定能让督学印象深刻些,回去再顺口提一句,也能在上面挂个名。
可是现在只能当个工作牌使了,因为楚辞知道,秦顺能不贬低他就算好了,又怎么可能会提携他的手下。
秦顺听后眉头一皱,心想这人就是喜欢搞些怪模怪样的东西出来,他要认人不会去问吗,还需写在他眼皮子底下看着?
可心里这么想,秦顺还是没忍住去看了。原来他面前这人叫周青,是外事房的主事。而他面前放着的,则是漳州府大大小小所有学堂的地形图。
他拿起一张仔细看了看,却发现这上头有些是用线画的,有些则是用断续不相连的线画的。有的用黑线画,有的却用蓝绿的线画。有的学堂上头标了红圈,有的上头则是黄圈。由于色彩繁多,以至于这东西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副画,哪里像是地形图。
他正想批评楚辞乱搞,可一想此人之狡诈无人能及,是绝不会将把柄递到他手上的,于是便暂时按捺不动。当他把视线往下移时,果然发现,原来这地形图底端的几行小字已经对上头的东西做了标注。
原来线画的,是现在还存在的学堂,断续线画出的,则已被关闭。黑线画的,是三年前就有的,蓝绿二色则分别对应这两年的。标了红圈的,是官府开办的,包括府学县学和村学,而标了黄圈的,则是私人开办的私塾。
秦顺恍然大悟,再根据这上头的标注去看这幅地形图,就要简单多了。旁的府一般会制三份地图以对应这三年的变化。只不过每年的变化都不太大,要想根据这地图看,无异于大海捞针,稍一疏忽便发现不了上头的不同。
而这幅地图就不一样了,三年合为一年,每一年的变化都能一目了然。就像现在,秦顺一下子就发现了,自从楚辞上任之后,这漳州府的学堂较之往年竟还少了几十所!
秦顺因为这个发现高兴不已,他知道楚辞是圣上钦点下来整治学风的,现下漳州府反而被他整治的还不如往常了。只要把这消息一递上去,想来这楚辞恐怕回京无望了。
可他又一想,这地图明明白白画在上头,难道这楚辞会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偏偏他就这么光明正大地摆出来了,其中一定有诈!万一他像以前一样递上去了,待问责折子下来后,这厮又是一顿歪理邪说辩驳回来了,岂不又成了他的不是?
这样一想,秦顺心里倒吸了一口气,直骂这楚辞太过阴险,让他险些就上了他的当!
楚辞站在一旁,见这秦顺的表情就像打翻了调料盘一样精彩,心里暗暗猜想,莫非这人太蠢,备注了还不能看懂?
他刚想开口问一问,就见秦顺将这地图往桌上一拍,顺便还瞪了他一眼。
“……”楚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表情略显委屈。
看在秦顺眼里却是他奸计败露之后的失落,为此心里总算舒服了一些。
“楚大人,想当初圣上之所以钦点你来漳州府整治学风,是因为你办事能力强。可现在你才来这里一年,府中学堂却不增反降。你这样可对得起圣上?还是说,这里头有什么隐情?”秦顺试探道,想着若楚辞做不出解释,他就立刻上折禀报。
“秦大人明察,这里头确有隐情。这些关闭的都是入学人数极少,夫子人品堪忧的学堂。这些学堂既耗费官府物资,又会误导蒙童。下官再三考察之后,才决定关闭这十余所学堂。”楚辞说道。
其实楚辞对这大魏朝的教育制度一直有些疑问。从这些史料来看,大魏开国皇帝很重视教育,能够于每一个户籍数过百的村子设立学堂就能看出来。除此之外,他也很重视算学,还将算学一道并入科举之中,颇有些全面发展的势头。
可是从发展观上看,这样的操作其实挺不合理的。学堂过多,可是夫子太少,孩童入学全靠自愿,以至于很多村子设立的村学都是空置的。看得出来,这位开国皇帝对于教育这一块是有点一知半解的,他只知道满足硬件需求,对于教育的本质却视而不见,步子迈的太大,反而难以收场。
有时候,楚辞会怀疑,这位开国皇帝是不是某位老乡。可除了这些方面,其他还是挺正常的。楚辞觉得,要是他穿成了皇帝,那他一定会把科技树点亮,直接带领大魏朝改革开放奔小康。不过,这也仅是臆想而已。试问哪个男人没有做过这种改天换地,富国强民的穿越梦呢?
“那你关闭这几所学堂之后,那儿的孩童去何处求学?”秦顺问道。
“下官关闭的这几所学堂附近都有其他村学,虽说他们要多走几步,但是无论对学业还是对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来说,都要比以前好一些。”楚辞说道。年后他还想再关闭一些只有十几二十人的学堂,而后在几个村子中间建设学堂,将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人力方面得到了缓解,学子们学到的东西也能更多些。
秦顺听了,松了一口气,好在他刚刚已经预料到此人必有借口,没有贸然行事,不然恐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些学堂如今共有多少人在?”秦顺开始提问。
楚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暗示周青作答。周青面对朝廷委派下来的督学还有些紧张,他看了楚辞一眼,得到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后道:“本府从蒙童到生员,一共有3556人,其中今年共新增387人……”
时间就在秦顺和周青的一问一答间悄然而逝。无论秦顺问哪个问题,周青都能迅速回答,鲜有错漏。对于周青的回答,楚辞在一旁听着是很满意的,这说明他工作到位。年底的考核表上,一个优等是必不可少的。
似乎是这上面实在问不出东西了,秦顺离开了这里,转向下一个位置。而其他位置的人员也如周青一般,对于秦顺提出地问题都能及时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
越问,秦顺就越无奈,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漳州府提学司的工作做的都是很到位的。别的州府出现过的毛病,在这里都不曾有。而且专人答复使他只需要对一对资料就可以,少了那些翻阅的过程,检查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最后一项。当秦顺问起近三年考中的举人和生员的簿书何在时,楚辞心想,果然来了!他将资料取出给秦顺查看,秦顺接过后随意地翻阅了几张,然后就放下了,开始例行提问。
他这举动反而让楚辞有些疑惑了,秦顺查看了一晚上的案卷不就是为了此时发难吗?何以到了这一步时他却如此敷衍了事,莫非他已经知道自己套话的事了?楚辞心中顿时警惕起来,觉得这秦顺恐怕还有后招。
其实秦顺没有忘记,只是在经历了前面这么多的刺激后,他已经打从心底觉得楚辞这人做事实在小心缜密了。他之前预想的那个问题如此明显,他肯定是不会出错的,何必又浪费精力,自讨没趣呢?
第355章 回京复命
那日检查完漳州府的资料后, 秦顺又带着人去府学县学还有几间村塾实地考察。
为了求真,他每日都不告知去处,早出晚归的, 伪装身份去到各间学堂。当他问起楚辞时, 这些人都是赞不绝口的。秦顺能感觉到,说话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称赞楚辞颁布的各项政策,直夸朝廷终于派了个好官来他们漳州府。
了解的越多, 秦顺就变得越沉默, 他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挑刺,更多的是对楚辞的观察。他发现这个楚辞虽然牙尖嘴利的, 但从不主动出口伤人, 若你好声好气与他说话, 他的答复也总是让人愉快的。秦顺自认之前对他百般挑剔,换别的人早就横眉竖目了,可他仍然笑语盈盈, 礼数周全。
秦顺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离开了漳州府, 他在别的州府又逗留了五天之后, 就带着几张报纸回京复命了。
一路波折自然不必说,从南闽省出来, 越往北天气越冷,很多水道都封了不让通行。秦顺半途弃船走了官道, 紧赶慢赶,还是在外头过了年。直到正月初十, 他才赶回京城。
他一路上都在琢磨,自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自告奋勇在这时去南闽省找楚辞的麻烦?若是他没有这种愚蠢的念头, 也不至于受此折磨。
回到京城之后,他一刻也不敢耽误,直接去了皇宫复命。可巧今日常朝刚刚放掉,天和帝一听说秦顺回京了,就直接宣他去了御书房。
秦顺早晨赶了几十里路,此刻看起来有些狼狈,他一进御书房,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