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第一次海上伐清(二)(万更求首订
作者:
回忆破天 更新:2023-03-15 23:16 字数:2143
龙港北面是宁远中左所堡,南面是宁远卫城,往北出了宁远中左所,就到了广宁卫的辖区。
锦州、松山、大凌河,都在曾经的广宁卫辖区。
如今龙港落入再次落入明军之手,狭长的辽西走廊等于被从中截断,龙港搭建的清虏海师营区将旗帜一换,也成了一万五千登陆的,大明郑家军的营区。
原来清虏水师的主帐,镶蓝色的龙旗没有了,换成了日月同辉旗,聚在这里军议的清虏将领也没有了,换成了大明郑家军将领。
想不到汉人还能以大明官兵的身份踏足这关外之地,所有将领都很激动,脸上都挂着笑容。
主座之上的郑恩这次却是没有笑,而是淡淡的道:
“有什么值得兴奋的呢?这里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还是大明的土地,如今崇祯十七年,变成了清虏的土地,并且现在是五月初。”
也就是说,五个月前这里还是大明的疆土,这样算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可以兴奋的。
众将收敛了笑容。
郑恩这才看向了参加军议的敢死营右部副千总:
“许新生,如今你随解千总,智取龙港有功,加上之前帮忙劝说关宁俘虏之功。
如今也因功升为许副千总,你是关宁军出身,在此之前,关宁军在一月前还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这个我是肯定的。
后面发生了做汉奸的事情,那时你还是底层的百总,整个关宁势力军民,因为大汉奸吴三桂、王永吉、高第三人带头,而成了汉奸部队,你的全家也因此落入了鞑子手里。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人落在鞑子手里为了身家性命,犯了错误,也不能说罪不可赦,何况抓住机会及时改过。
只要你这次带大明大军找到鞑子绑架关宁军眷的地点,顺利的救出军眷,也包括你这种浪子回头及时改过之人的家眷,那么我将保证再次提拔你这种有功之人。”
郑恩的话还是很有蛊惑性的,再说都已经重回大明怀抱了,自然不能让家眷继续让鞑子把持。
许新生知道,关宁军民内部是很有一部分人抵抗剃发易服的,再说这世世代代的仇,不知道有多少亲朋死在对方手里,这深入骨髓的仇恨那有那么容易忘记的。
不说别人,不说那些关宁高层,身为底层旗总的许新生知道,这关宁军就多有记仇的,只是家人因为吴三桂三人,而落入了鞑子之手,不得不如此而已。
因为抵触做汉奸,抵触剃发易服,而流血的关宁军,从整个关宁势力军民或主动或被迫加入汉奸部队以来,这种奋起抵抗的血就从未听过。
关宁军不想投靠世仇,不想做汉奸,不想剃发易服,是很多的,不然吴三桂也不用多此一举的提出什么“请清兵入关勤王”,之后一朝剃发易服,将脸打的啪啪响。
不过脸打了,关宁军眷却实打实被卖给了鞑子,想反抗,就要掂量掂量全家性命在你的心目中有多重要。
郑恩前世,都二十一世纪了,别人侮辱家人都是很多人不能容忍的,何况是更注重孝道的明朝。
杀你全家就更不能容忍了。
许新生本就是被迫做的汉奸,现在可以重做汉人,还能救出不愿做奴隶的家人,何乐而不为呢?
许新生去掉头盔,露出光溜溜的光头:
“回大帅,末将对这丑陋不堪的金钱鼠尾巴是痛入骨髓,如今一朝悔过,可以重头开始蓄发恢复汉家衣冠。
末将是夜里睡觉都能笑醒。
大帅您是不知道,这条金钱鼠尾巴,让我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而我父亲大人更是坚决不愿剃发,眼看着就要被鞑子逼死了。
这个时候,大帅愿意出兵救我我父亲大人,末将就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许新生一家人还未剃发易服,看样子关宁势力还有很多军眷坚持不愿剃发易服,这正是关宁势力人心最浮动的时候,也是原本牢牢掌控关宁军的高层们,最失人心的时候。
这个时候解救一批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出来,那就是赚一批,而且这些被救出来的、有家不能回的关宁军,最后只能跟着郑恩走到黑。
“好!废话不多说,兵贵神速,因为晕船的原因,已经迫不得已休息了一会儿,既然许副千总愿意配合,那么事成之后,敢死营新建的千总部,你就是千总。
敢死营既然称之为营,未来也要设营级军官,一个营,一个游击将军、两个副游击将军,作为营中第三个千总,你许新生很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王晓、吴鹏是军中升迁如飞的奇迹,昨天还是旗总的你,希望能够像王晓、吴鹏二人一样,因为军功,成为第三个奇迹。”
刚刚加入郑家军,郑家军两大升迁奇迹,许新生还未听说过,回头一调查,再回味大帅的这句话,被鼓舞的无可复加。
“再次提醒大家一句,我们的根基在海上,无敌的根本也暂时在海上。
打下多大的地盘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两点。
一:救心怀大明的关宁军民。
二:杀鞑子!”
“救军民!”
“杀鞑子!”
刚刚在龙港休息一会的郑家军大军,留下海师驻守,一万五千六百大军就出发了。
多出来的六百就是驻守龙港的镶蓝旗汉军三个牛录,解罪,因功升了新编敢死营右营千总,这位被解罪俘虏的甲喇章京,成为了解罪的副千总。
鞑子甲喇章京麾下五个牛录有一千五百正丁,汉军旗甲喇章京麾下五个牛录却只有一千正丁。
但绝对比得过明军的千总了,因为八旗军不仅只有正丁,还有战力不弱的余丁、包衣,随军参战。
这个被解罪“坑”了的甲喇章京,算是难得投靠郑家军,还降级的。
一万五千六百郑家大军,各怀心思杀向鞑子迁关宁军眷回关宁的一个点。
一万五千六百郑家军组成复杂,还没来得及好好磨合,说万众一心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么都是对于鞑子的仇恨没有忘记,要么根本没跟鞑子打过交道,自信不怕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