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美洲第一远征军团(上)
作者:
回忆破天 更新:2023-03-15 23:19 字数:2149
当郑恩在吕宋岛又过了一个年之后,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光武四年,西历1648年。
如果西方历史没有受太严重的蝴蝶效应影响的话,如今已经是三十年战争结束的一年了。
不过因为消息传播困难,连基础的电报都没有,所以西方如何,在东方的郑恩并不太清楚,而有时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因为赶上了牵动整个西方的三十年战争的末班车,实际好处还是有的,比如吕宋,比如如今吕宋马尼拉港正在进行的事情。
马尼拉港,吕宋都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顺天军最高统帅郑恩,正在举行一场盛大、并值得载入史册的壮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在这一年的这个春天,这个凌晨,马尼拉的港口格外的热闹。
这一天清晨,大白天,马尼拉港口挂满了红灯笼,整个港口建筑物都挂满了红绸红花,各种各样的彩旗在心情澎湃的民众手中挥舞,古龙纹旗在迎风飘荡。
在激情澎湃的民众中,有着顺天军充做卫士,拉出来的大道,大道埔着黄土,在道路的终点接连港口的一头,更是铺着一条崭新的红地毯,火红的地毯直达如今整个世界都最大型最新进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的二级战列舰。
道路另一头,一队胸膛佩戴红花的将士,正激动的面红耳赤,却始终目不斜视,保持着横竖成行的队列,齐步走着。
“踏踏踏……”
整齐的脚步声所过之处是民众如浪潮的欢呼。
“英雄!英雄!英雄!”
民众统一口径的呼喊,像是一个个火红的烙铁,烙进了佩戴红花,保持队列,齐步走的将士们的心中。
欢呼伴随着彩带、花瓣,还有民众摆在路边的各色食物衣物,而佩戴红花的将士们并没有去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反而始终保持着队列。
在踏上红地毯的那一刻,佩戴红花的将士,狠着心将满是黄土的脚踩在名贵的红地毯上,当即将到达红地毯的尽头,即将登船的那一刻,顺天军最高统帅郑恩,先行拱手作揖。
“郑恩给英雄们行礼践行了!”
郑恩的声音铿锵有力,佩戴红花的将士已经眼眶湿润,正努力的让热泪不从眼眶流出。
“你们是华夏民族的英雄,是汉家儿郎的英雄,今天的你们将载入史册,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你们将是华夏、是汉人永远的英雄。
给致敬!”
说着郑恩再次拱手作揖直至九十度,整个港口的军民都一齐拱手作揖,夷籍、外来者更是直接给跪了。
慷慨激昂的践行词之后,郑恩让出了红地毯道路,在路边做出了请的姿势。
“去吧!早去早回!”
当佩戴红花的将士登上船之后,热泪再也无法停留的滑落,一些将士更是无声哽咽,哭的像个小孩,却始终保持着纪律。
二级战列舰是船头装饰红花的,除了二级战列舰之外,还有一艘最初停留在吕宋的马尼拉大帆船,这艘马尼拉大帆船的吨位已经很接近二级战列舰了,当然战力无法比拟。
除此之外,三艘顺天军最新的盖伦船、三艘崭新的快速盖伦船,共八艘时下先进与最先进的海船,都在船头装饰着红花,自马尼拉港口扬帆起航。
此舰队的名字是美洲第一远征军团,提督为高文采,高文采再次被往外派了,这次还是彻底远离南明的美洲。
军师冯厚敦,也是一位心怀南明但做事认真,兢兢业业的人。
大副,施琅,万年二副的他,这次总算提了大副。
二副,萨比尼亚诺·曼利克·德拉腊,也就是西班牙驻吕宋总督府的那位,德拉腊是主要领航员,除了他之外,还有几十位西班牙备用领航员,所以不怕他将舰队带到海沟里去。
算起来这是第三支远征军团了,不过是兵力最少的,为两千海师,三千陆师。
不是不愿派更多的兵力,而是因为这只是探路。
看着甲板上拱手作揖而渐行渐远的身影,因为好友的远征,已经来到了吕宋的黄淳耀跟同时好友阎应元开口叹息着:
“此去一行万万里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阎应元倒是洒脱很多:
“冯兄是英雄,大丈夫当是如此,只可惜不能随同前往。”
“可这万万里之外又有何好的?”
黄淳耀依旧有些难以接受,这也是人之常情,且不说故土难离,光去一个万万里之外,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又是蛮荒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危险数之不尽,光这数万里世界上最辽阔的、充满危险的东海,就够美洲远征军喝一壶的了。
这也是这些华夏先行者,被称之为英雄的原因。
这边阎应元刚想用深明大义反驳,一旁不知何时郑恩已经走到了旁边轻轻的说了一句:
“美洲远吗?”
这下黄淳耀与阎应元以及周围人都疑惑了,难道不远吗?
只听郑恩自问自答道:
“远。”
这不废话吗?不过想想郑恩如此身份,在这个时候是没有必要说废话的,于是周围人都屏气凝神的听着。
“如今泰西人从马尼拉去美洲有三条航线,其中最常走的一条航线是,马尼拉—天竺南部果阿—非洲最南部好望角—非洲西海岸刚果—美洲东海岸。
走这条航线除非在非洲装满了黑奴,黑奴即昆仑奴,关于黑奴还有一个三角贸易,不过这个是后话。
如果没有在非洲买到足够多的黑奴,不然都会去一趟葡萄牙里斯本,再转美洲东海岸。
这是沿途最容易补给的航线,途径国度众多,最适合边航行边贸易,不过也是最远的一条航线,一去数十万里,又因为季风、天灾、人祸等等各类问题,往往要航行一年之久。
所以说很远。”
在枯燥生活条件又艰苦的海上航行一年,简直是没谁了,非常人才会如此选择,对于高文采一行人以及第一远征军的郑芝豹一行、第二远征军王晓一行,不由更加敬佩。
不过郑恩只说了最常走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