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作者:八宝饭      更新:2023-03-21 15:59      字数:2585
  天子虽然想打,但他手上没兵,只能听顾佐的劝告,无奈的询问下一步方略:“太师有何打算?”
  顾佐回答:“我打算回南诏休养一段时日,军士们出来久了,思乡了,也该回去了。国事可交付高尚书和杨相,实在有不决之处,也可派人至南吴州,臣会为陛下分忧的。”
  崇玄署不在了,能打的修士都被顾佐带了出来,如今南吴州空虚,顾佐感到很是心慌,第一反应就是赶回自家老巢,稳守南吴州,如此才有安全感。
  大军在做着返回的各项准备,有何履光这员老将在,顾佐任事不用操心。
  离开长安前,顾佐最后的心愿就是和岐王谈一次。但别看他太师之尊,想见岐王却没那么容易,求见几次,岐王都回复他没有空闲。
  岐王地位超然,关键还是炼虚,甚至很有可能是现在世间唯一的炼虚,说不见他,他还真没办法。
  但顾佐听李十二说,岐王宅中天天歌舞、日日豪饮,一副醉生梦死的派头,这哪里是没有空闲的样子?于是请李十二代为求见,李十二毕竟和岐王很熟,岐王实在抹不开面子,又说好了只谈诗词歌赋,终于还是见到了。
  顾佐进门的时候,听见箫声悠扬,却是李龟年正在吹奏,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意境深远。
  循着箫声入内,就见宾客满堂,各自案头都盛放着酒盏和菜肴,有的正在饮酒,有的屈指在案几上虚奏,还有的摇头晃脑,闭着眼享受,见了顾佐,也无人起身相迎,只是点头示意。
  李十二告知顾佐,这些人都是长安有名的乐师和诗人,在岐王宅中不分官阶,因此顾佐没有生气或者怪罪的意思。
  岐王懒洋洋靠在胡床上,见了顾佐,笑了笑,伸手一指,顾佐和李十二便来到他身旁的一张空桌前坐下。
  李十二为顾佐斟酒,也给自己倒了一盏,二人向岐王敬酒,岐王饮了,示意顾佐先听曲,于是顾佐便听曲。
  李龟年奏曲时,座中一名琴师自袖中取出张焦尾琴,就着李龟年的箫声开始抚琴,琴箫相合,又是另一番意境。
  李十二小声道:“这位是长安有名的董琴师,云游归来,昨日才到的长安,今日岐王为其接风洗尘。”
  李龟年和董琴师的琴箫合奏之后,十二名舞伎登场,堂上才忽然热闹起来,这时候,方有人上来向顾佐敬酒。
  “太师,甫敬太师一杯。”
  “子美兄客气了,此乃岐王宅,子美兄可唤我怀仙,饮胜!”
  “怀仙,这位是左拾遗高达夫,先前在哥舒翰将军麾下供职,守卫长安时,他也在城头拔剑奋战!”
  “可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参军?幸会!”
  “太师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新喜人,适甚敬太师,请满饮此杯。”
  “太师,这位是我好友岑嘉州,高节度幕府判官,擅诗。”
  “可是劝君加餐饭的岑判官?久闻大名,原来是在仙芝将军幕府中,他也不告知我,差点错过!”
  “参惭愧......”
  “怀仙,这位是江宁县丞王少伯......”
  “诗名如雷贯耳,那个......秦时明月汉时关!哈哈,当浮一白!”
  “太师,此乃我之好友,兵部员外郎颜清臣,听说太师与怀素狂士相交甚厚,颜清臣也是怀素知己。”
  “哦?莫非也是同党......咳......少林弟子?”
  “少林?不知是什么宗门?”
  “啊......没事,那什么,我甚喜爱书法,回头还请清臣赐字。”
  “不敢,不敢......”
  “不知李太白来了没有?啊......可惜可惜......”
  一通寒暄,一通畅饮,顾佐很是感慨,满堂尽皆风流,这才是大唐应该有的样子啊,可是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些意兴阑珊。
  说是不以官职相见,但不知不觉间,顾佐就成了岐王宅中最受追捧之人,令岐王无可奈何,苦笑连连,只得将顾佐和李十二请入后堂。
  “孤不愿怀仙登门,就是怕朝堂上那些臭气沾染门楣啊。”
  “惭愧惭愧,我也是尽量只谈诗词......您看这事儿闹的......”
  岐王摆了摆手,道:“不管你谈论什么,只要出现,就会如此。也罢,来都来了,怀仙有什么要说的,请明言。”
  顾佐也不客气了,道:“当日终南山......起飞时,各宗掌门都在山中,其后我派人四下联络,发现他们都是有备而去。比如唐门,听风掌门将他这一房的老祖、家眷和子女,都提前三日接去了终南山安置,其余各派大致如此,可见崇玄署早有预谋。如今我能算得出来的炼虚高修,只剩殿下了。却不知为何独独留下殿下一人?”
  岐王沉默片刻,道:“崇玄署邀我同行,我不愿意。”
  顾佐心中一跳,暗道果然有门,忙问:“同行?去往何处?”
  岐王沉吟道:“离开此间,去往别界。”
  顾佐再问:“也就是说,崇玄署连山带人,全部举荐往登上界了?”
  岐王摇头:“非是举荐,而是迁界。”
  顾佐问:“为何要迁界?”
  岐王道:“我们这一界,快没了。”
  顾佐追问:“怎么就快没了?什么是快没了?”
  岐王苦笑:“我哪里知道?崇玄署只说这一界快湮灭了,不走就都得死,至于怎么没了,怎么死,人家也没说。”
  顾佐深吸了一口气,问:“他们去了哪一界?”定定看着岐王,等他解释。
  岐王摇头:“不仅我不知,就连崇玄署的道长们,恐怕也说不清。”
  旁边的李十二惊讶的捂着嘴,震骇不已。
  岐王又道:“崇玄署三年前便开始选择天赋卓越的年轻弟子入终南山修道,这些弟子连同家人,全部安置在山中,如今看来,迁界之肇,便始于当日,只是瞒着天下修士。”
  岐王向李十二道:“十二娘出自云梦宗,可知你老师公孙长老何在?”
  李十二木然摇头,岐王苦笑道:“你老师也在终南山,已经走了。你也莫要怪你老师,安禄山起兵之后,崇玄署才开始邀约高修上山,他们拟定了一份单子,凡炼虚修士、六十以内的部分元婴,都在邀约之列,但为严守其密,通常是将人请上山去,便不许下山了,可以随带的家人,也只能是父母妻儿,想带弟子的,最多只许一人。”
  李十二缓缓点了点头:“我老师没有家人,只有罗师姐和她情若母女,是她从小抚养长大的......我不怪老师。”看了看顾佐,又道:“就算老师让我去,我也不会去的。”
  岐王道:“终南山再大,也不过是一座山而已,能有多少山头?崇玄署带走了一万多人,也的确是极限了。”
  顾佐问:“殿下为何没有接到邀请?还是说殿下没有答应?那您又是怎么下山的?”
  岐王道:“我为岐王,天下瞩目,所以是最后一个接到邀约的炼虚,我上山之后,司马道隐告知我详情,于是便将我儿接上山了。但我不想走,我想回长安,他们也尊重我的意愿,有我儿一家在山上为质,司马道隐也就放心我不会泄密了。”
  “您为何不想走?”
  “这是大唐,是长安啊,离开了这里,活着还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