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海商的经营(五)
作者:绯红之月      更新:2023-03-26 16:32      字数:2203
  没想到这帮海商不少都如此爱抽烟,与会的八人里面,至少六个手里拿着烟袋锅子,吧嗒吧嗒的抽着。霍崇也不是完全不抽烟,可这时代的烟又呛又辣,和现代卷烟的味道相差太多。熏得霍崇非常不舒服。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海商们一开口就是切口暗语,只流传在海商中的各种专用名词让霍崇很快就明白这帮人根本没有把自己当自己人。
  如此局面下,霍崇只能暂时忍了。既然自己还不能把这帮货们如何,不忍还能咋样呢。
  这帮人旁若无人的说了好一阵,冯玉宽脸色越来越不好看,开口说道:“诸位兄弟,你们这么说话,是看不起霍爷么?”
  用切口说话的海商们同时停下交谈,都看向冯玉宽。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吧嗒吧嗒抽烟,还有磕掉烟灰的啪啪声。
  霍崇趁势开口说道:“今日诸位来俺这里,俺就想问问几位。朝廷又禁海了,不知诸位是想继续做买卖,还是想等着朝廷开海禁。”
  听到这话,一位叫刘天祥的海商冷笑着问道:“霍爷,你要是有船可以跑海路,俺就跟着霍爷一起干。”
  霍崇心中大大失望,看来海商们和自己之前想的不同。他们并没有突破满清海上贸易壁垒的打算和实力,完全受制于满清的海上政策。既然如此,自己也没什么好说了。毕竟这帮人才有船跑海路,霍崇空口白牙的,什么都弄不出来。
  站起身,霍崇说道:“既然大伙说的开心,俺就去看看别的事。”
  说完,霍崇站起身就走。把一群海上丢在屋里。他们能晾着霍崇,霍崇也有办法晾着他们。走出屋子,闻到新鲜的空气,霍崇觉得心情很不错。自己要做的事情多了,哪里有空陪着这帮自以为是的大爷们。
  作为一个平台,事情的确很多。这处偏远的宅子之所以原理县城,就是因为霍崇在这边除了买地之外,还与本地农民一起搞了饲料种植地区。
  只要读过欧洲农业发展,尤其是读过英国的农业发展,就能知道欧洲近代农业全面超过中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欧洲上层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有一部分上层开始把土地当做一种生产资料来经营。
  农业与牧业进行了混合生产。农产品中不全是提供给人吃,相当一部分是用来进行畜牧饲养。英国面积不过二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也并非是一马平川,照样让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畜牧产品提供了畜力、肉类、奶制品。
  在满清时代待了几年,霍崇深刻感受到了满清农业的问题。这问题绝非中国人民不勤劳,也不是中国土地不肥沃。满清农业问题就在于农村本身的经营模式落后了。餐桌上食物中肉类和蛋白质部分逐渐被碳水化合物全面取代,其结果就是中国人口平均身高在满清时代跳水般的下落。
  虽然霍崇对那帮海商们的轻视非常不高兴,不过霍崇把注意力全部放到眼前的工作上,很快就忘记了海商们的态度。心中的恼火也随着调整身体而消散的无影无踪。
  现在霍崇已经不用‘种福’的名义,除了官府对此发了话之外,霍崇也已经不需要种福的说法。农民朋友啃上兔子腿,吃上刚出来的奶酪之后,已经知道该和什么人亲近。
  这边的农民朋友正在参加平台里农业推广,霍崇本想去看看会议。又觉得自己去了只会喧宾夺主。毕竟要给年轻人足够的空间。
  于是霍崇就骑上一头健驴,带着杨望富沿着空荡荡的农田走。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农田里还有些绿色。那是种植了紫花苜蓿的田地。也是霍崇一直最推广的部分。
  在这些拥有合作者的土地上,霍崇尽量在自己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和牧草作物。除了这些多年生植物之外,霍崇还看到了好几片种植大白菜的土地。这也是霍崇强行要求规划的。
  冬天的时候若是没有大白菜等蔬菜吃,日子是真的没办法过了。冬天炖肉炖骨头的汤里放上些白菜豆腐之类的食材,也会更加美味。
  正在想,就听二弟子杨望富问道:“先生,你不生气么?”
  “生气?生谁的气?”霍崇很是不解。
  “那帮海商们竟然这么对咱们,你不生气么?”杨望富试探着问道。
  霍崇想了想,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一群海商在开会。看杨望富一副受到伤害的模样,霍崇打趣的问道:“你不是看不起海商么,为啥要为那些你看不起的人生气?”
  “这个……”杨望富愣了愣。霍崇的话好像有道理,但是杨望富明显没办法理解霍崇的想法。停了片刻,杨望富问道:“先生,我看你生气,也有些生气。可先生现在竟然不生气了。我却还是生气。”
  “我讲过和尚过河的故事。老和尚背了小姑娘过河,过河之后就放下了。小和尚却一直记得。”
  “嗯。先生说过这个故事。”杨望富连忙答道。
  “如果老和尚背的是个老头子过河呢?小和尚还会一直记得么?”
  杨望富好像明白了什么,却还是没有能想明白的样子。霍崇不想卖关子,直接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小和尚在意的是小姑娘,还是在意老和尚背人过河的事情?”
  “老和尚背的是小姑娘。”杨望富提醒道。
  “这个故事是个寓言。在我的认知里面,不管过不了河的人是什么人,小姑娘、老姑娘、大妈、大婶、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男娃,女娃。老和尚只要见到过不了河的都会背他们过河。这就是老和尚的想法。”
  杨望富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最后却问道:“先生,这和你不生气有什么关系?”
  “我的目的是看看能否与海商合作。这种事情有两个结果,能合作,不能合作。既然他们现在不愿意合作,我又何必生气。”
  “可他们是故意的。我知道不该生气,可还是生气了!”杨望富不快又遗憾的答道。
  霍崇很满意杨望富的回答。这娃已经通过学习,听说过了不要贸然发怒的道理。而且他也接受了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时代里,懂得自制的人比例并不多。
  譬如海商,他们明显不懂得。或者他们懂得了,却选择了不去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