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上帝的节日
作者:闪烁      更新:2023-03-03 19:11      字数:3198
  舰队决战结束,并不表明这场战斗已经结束。
  天黑前,哈尔西给第72舰队发了一封电报,让登陆舰队赶在天亮前撤离南鸟岛,但是得把所有物资都送上岸,并且命令已经登上南鸟岛的作战部队必须坚守到援军到达,还要做好反登陆准备。
  说白了,哈尔西没有打算放弃唯一的战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哈尔西不但没有理由放弃南鸟岛,更不能放弃,因为这是第71舰队丧失战斗力之后,达到战役目的的唯一办法了。别忘了,美军此次的战役目的,仅仅是获取一些时间。
  结果就是,顾祝同率领第31舰队到达南鸟岛的时候扑了个空,没有遇到美军舰队。
  问题是,第31舰队也没有能够通过轰炸迫使美军撤离南鸟岛。事实上,在第72舰队已经撤走的情况下,登上南鸟岛的美军也没有办法撤离,他们要么继续抵抗,要么就向中国海军投降。
  显然,在顾祝同派出陆战队之前,岛上的美军不会投降。
  这下,问题来了。
  第31舰队在南鸟岛附近活动了三天,每天都进行两次轰炸,而且还在夜间出动巡洋舰与驱逐舰进行炮击。
  美军没有投降,反而逐渐适应了第31舰队的火力打击。
  到十二月二十日,在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顾祝同率领第31舰队撤离战场,并且在四天之后回到了阿拉普港。
  虽然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没有圣诞节,但是在中国海军中,有很大一批官兵是德侨,或者是归国侨民的后裔。而这些人中有部分是信仰基督教的,因此也就很在乎这个基督教世界里最重要的节日。
  在阿拉普港。第31舰队的官兵过了一个安静的圣诞夜。
  顾祝同不是基督徒。他甚至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是他也非常清楚,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官兵需要休息,也就放了七天大假。只是。按照他的要求,第31舰队的所有官兵都不得离开港去。必须在接到命令的两个小时之内归队,且第31舰队的所有战舰都不得熄火,保证随时能够起航。
  所幸的是。美军没有来找麻烦。
  在这七天里。除了南鸟岛上的美军之外,中太平洋战场上的大部分美军都过了一个较为平静的圣诞节。
  事实上,这也是大战爆发之后,最为平静的一个圣诞节。
  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中**队也停止了进攻。大概是出与政治上的目的,鲁志刚还亲自前往新喀里多尼亚。慰问了前线军官,然后去了战俘营。向美军战俘宣扬了中**队优待俘虏的传统。对于美军战俘来说,这不算是坏事,因为鲁志刚不但派人送来了一些过节用的礼物,还专门嘱托战俘营的官兵不得虐待战俘,要通过政治教育,让美军俘虏知道他们参与的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受此影响,美军战俘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至少再也没有出现过恶**事件。
  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也停止了进攻。
  德军与俄军自然不必多说,德军在冬季攻占莫斯科的行动已经破产,而俄军的大规模反击也被德军挫败,双方暂时都没有能力动摇对方的战线,也就没有发动进攻,都在为开春后的恶战做准备。
  在中亚与西伯利亚,中**队也停止了进攻。
  当然,在中国陆军中,侨民与侨民后裔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信奉基督教的官兵非常少。中**队停止进攻,主要与恶劣的天气有关。此外,中**队也需要时间来巩固后勤补给线。
  要知道,在推进到乌拉尔河的时候,中**队的后勤补给线已经长达四千公里。
  这还是从中国西北边境算起的,如果从中国腹地、也是陕西算起的话,那么中国陆军的后勤补给线超过了七千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全部靠效率最高的铁路来运送物资,也意味着每一百份物资中,只有不到三十份能够送到前线,另外的七十多份都得消耗在运输途中。如果用公路运输的话,效率甚至还不到百分之十。
  当时,在中亚并没有健全的铁路系统。
  虽然中国境内有直接通往新疆的铁路干线,而且在战争时期由军方控制,但是中国陆军向中亚前线运送物资的效率只在百分之十左右。
  显然,提高后勤补给效率,直接关系到了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效率。
  当时,除了设法完善中亚的铁路网,必须把仅有的几条铁路联系起来,以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打通在沙俄时期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把这条年运送量能超过一亿吨的铁路干线利用起来。
  为此,中国陆军就得调整之前的作战计划,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调整兵力部署。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陆军没有理由在严冬发起大规模进攻。
  当然,在这个圣诞节里,也并非所有战场上都很安静。
  在英德战场上,双方不但没有为了同一个上帝而偃旗息鼓,反而都决定在这个上帝的节日里加强作战力量。
  德军依然以战略轰炸为主。
  虽然在攻打莫斯科的作战行动中受挫,而且随后还遭到俄军的战略反击,但是正是这场反击,让德军高层意识到,俄军的战斗力已经所剩无几,到了春天就能攻占莫斯科,因此肯定能在一九四三年击败俄国。
  这样一来,就得考虑在什么时候攻打英国了。
  虽然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四二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制订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早在一九四二年初,也就是对英战略轰炸初见成效的时候,帝国当局就确定了对英作战的总体方案,即以战略轰炸为主,在通过轰炸打残了英国之后,再登陆英国本土。
  显然,到一九四二年底,德军已经能够确定登陆英国本土的大体时间了。
  如此一来,对英战略轰炸就得加紧进行,确保在登陆英国本土之前,使英国丧失绝大部分抵抗能力。
  问题是,英国当局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才迫不及待的想在一九四二年底之前打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
  说得直接一点,进入一九四三年,特别是在春季到来之后,红俄随时有可能战败,而德意志地二帝国也就随时有可能把重点转移到西部战线上来。等到红俄的局势已经变得不可能更改的时候,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其公海舰队,避免在不必要的战斗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换句话说,在德军确定了攻打英国本土的战略方案之后,就算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前去挑战,德军的公海舰队也不见得会出港应战。这样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就没有可能在本土遭到攻击之前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就没有足够的把握保护本土,甚至不可能保护本土。
  正是如此,英国皇家海军才需要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确定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方案之前采取行动。
  显然,英国把重点放在了海洋战场上。
  虽然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报复性轰炸一直没有停歇过,而且从十二月开始,轰炸规模还有所扩大。别忘了,在丘吉尔向罗斯福做出承诺的时候,罗斯福就答应加强部署在英国的战略航空兵,帮助英国打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与造船工业。但是不管是丘吉尔、还是普通平民,英国上下没有任何人相信能够通过报复性战略轰炸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行动得不偿失。
  主要就是,美英轰炸机的损失率太惊人了。
  当时,美军轰炸机的平均出动架次不到十五次,即战损率在百分之七左右,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出动架次也不到二十次,战损率在百分之四以上。相对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轰炸机的战损率一直不到百分之三,在一九四二年上半年还降到百分之二以下,作战效率远高于美英。
  这直接导致英国皇家空军的地位大幅度降低。
  可以说,当时连丘吉尔都不相信皇家空军能够帮助英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英国人更加不会相信皇家陆军能够力挽狂澜。事实上,到这个时候为止,除了在北非与中东,英国皇家陆军就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而且即便在北非战场上,皇家陆军也被德意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空军与陆军都靠不住,那就只剩下海军了。
  当然,皇家海军一直是大英帝国的支柱,而现在成了大英帝国的守护神。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英国人都相信,只有皇家海军能够力挽狂澜,也只有皇家海军能够帮助大英帝国取得胜利。
  显然,英国人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第二印度洋舰队遭遇的那场惨败。
  别忘了,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残余战舰,现在都在孟买港里呢。
  当然,英国民众只能选择性失忆,因为如果他们对皇家海军都不抱希望的话,那么英国也就没有任何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