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改革和挣扎
作者:
雨天下雨 更新:2023-03-05 07:56 字数:3418
寒露已过,霜降未到的十月中旬,南京或者上海还有广州等南方城市,依旧炽日悬空,大地被烘烤的和盛夏时节一样炎热。
但是在聊城,这里却是气温逐渐降低,白天里兴许还带有一些初秋的燥热,但是等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刮起的秋风让人不得不穿上了秋冬外套。
换上了中华军秋冬将官作战常服,披着呢料外套的施清瑄看着不远处的聊城,这视线中的聊城并不是什么大城市,虽然地处运河流域,但是其发展远远不如同样依靠京杭大运河发展起来的淮安。
这聊城,看上去甚至都不如江南的一个普通县城繁华!
但是这小小的聊城里却是驻扎了超过三万人的清军!
根据中华军第一军的长期侦查得来的情报,清军在这个小小的聊城里驻扎了超过三万人的清军,而且非常确定的是这三万人里头至少有八千人以上,甚至有可能是超过万人的新军部队。
除了这将近万人的新军外,剩下的两万清军里头还有超过五千人的满蒙骑兵,其余的而是凑数所用的旧式绿营、八旗部队。
“为了守住山东,这伪清也算是下了大力气了,不仅仅在聊城和济南两地驻扎重兵,而且在整个山东北部还驻扎有诸多部队,武定府、济南府、东昌府三府之地的清兵加起来,怕是要超过十五万之数!”站在施清瑄身边的是第八师师长边成勋。
此人和诸多中华军的高级将领一样,都是早期随营学堂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从少尉副连长一步一步爬起来,去年被任命为新编第八师之第二十三团的团长,年初因为编练部队有功,同时得到施清瑄的赏识而被举荐,所以出任了刚编成的第八师师长,不久前的上海一战,他率领第八师和英法联军作战,在施清瑄的率领下第六军一举击溃英法联军,他这个第六军第八师的师长自然也是获得了旁人羡慕无比的战功,战役刚结束林哲就是封他为子爵,成为了中华帝国里军事贵族群体中的新成员。
此番第六军被调往北方作战,他自然也是带着第八师一路辗转北上,这在路上花费了将近一个月后才是抵达山东。
到了山东后,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第一军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无法在山东取得重大战略进展的原因了。
一方面是因为统帅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苏南防务上,从而停止了对第一军的各种支援,导致第一军无法放开手来。
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清军源源不断的对山东进行增援!
在这里,不得不说满清为了抵御中华军的北上,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是不遗余力的,虽然整个政治体制依旧落后不堪,但是他们却是没有放弃,而这一点在编练新军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其实也不仅仅是当代的满清热衷于编练新军,实际上历史上的满清在其后期的统治生涯里,最关注的就是编练新军的,从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淮军,然后再到练军、防军,然后再到定武军、新建陆军,可以说满清在最后半个世纪的生命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军事改革的步伐,而每一次遭遇失败后总会掀起一番改革的高潮。
只是他们总是等到失败以后才会去改革,而在失败之前却是对所有问题视而不见。
如今这个时空的满清同样如此,在南方遭遇了连续的军事溃败后,满清自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极为高效的各种改革,试图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
科举教育上,他们在不久前举办了首场‘经济特科’,效仿中华帝国改革科举,录取了超过百名经济特科进士,同时开办了京师学堂、将弁学堂等。
经济上,他们继续推广厘金制度,同样还试图仿效中华帝国办洋务,当然了,现在他们的洋务只局限在国防工业上,其中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天津机器局、湖南机器局这两大兵工厂了,其中的天津机器局创办三年来,已经成为了满清北方军队的重要军械来源,供应了几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枪炮以及相关弹药。
其早期的技术能力虽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坊,只是简单应用少许机械,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英法联军和中华军爆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后,英法联军已经是放开了对满清的各种封锁,而为了能够从洋人手中获得至关重要的洋枪样炮以及各种机械设备。
满清甚至是主动开放了天津作为通商港口。
满清和英法等国重新建立贸易后,天津机器局是购入了一大批机械设备,同时还聘请洋人技师。
由此天津机器局的产能以及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生产的燧发枪已经性能稳定,而且产量相当高。
同时他们还在尝试着仿制米尼步枪,而且有意思的是,其仿制的对象并不是外国的米尼步枪,而是中华军现役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甚至已经是小批量生产了一部分样枪,可惜产能还是太小。
为了编练更多的新军,为了获得更先进更多的武器,满清也是从去年开始重新从洋人手中购入洋枪样炮。
其中购入最多的自然就是被英国人当成了库存倾销的褐贝斯滑膛步枪了,这个洋枪虽然和满清自造的燧发枪一样都是滑膛步枪,但是人家好歹还是用火帽的击发步枪,点火成功高很多。
此外他们也是通过那些神通广大的军火商购入了一批1853年型恩菲尔德步枪,只是数量不多,只有几千支而已,这倒不是满清没钱买,而是人家英国人一时间拿不出更多的现货来了。
英国自己都在和中华军进行着战争,而且还在印度忙着镇压起义,对新式军械的数量要求是相当多的,因此英国军用兵工厂生产的恩菲尔德1853步枪基本上是不可能对外出口,满清购入的都是军火商自行生产的版本。
历史上美国南北战争使用的超过七十万支甚至一百万支1853型恩菲尔德步枪中的绝大部分都不是英国的正规军用兵工厂里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军火商私底下生产,一部分也是美国本土生产的。
现在满清购入的这些洋枪样炮同样如此,这些枪炮并不是直接从英法两国的官方机构,比如军方或者外交渠道里购入,而是直接从那些军火贩子手中购入,而天知道这些军火贩子从哪里采购到的这些军火。
此外导致满清很难在短时间内采购到大量米尼步枪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政治关系,而是因为这年头的交通运输实在太慢,横跨海洋所需要的时间是用月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就算是满清现在下了订单,但是最少也需要半年以后才能够拿到货,而且这还不算生产时间,如果还需要按照订单安排生茶的话,估计都得一年以后了。
通过自造,大量进口,满清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是凑出来了好几万支的各种形式的步枪,然后用以编练新军。
而这支新军就是所谓的‘大清陆军’,去年的时候不过四镇,而且都是不满编的,但是到了一年后的今天,‘大清陆军’已经扩编到了七个镇,使用燧发滑膛枪、火帽击发滑膛枪为主,也有极少数部队使用米尼步枪。
除了编练新军外,他们也没有说把那些八旗、绿营一股脑全部裁掉了,而是继续裁汰练新,通过对现有的绿营部队进行现代化的训练,装备新式的火枪,试图发挥最后一丝价值,不过成效不大就是了。
满清编练这么多新军,自然不是为了看的,而是用来阻挡中华军北上的,为此他们把仅有的七个镇的大清陆军中的六个都是部署在了河南、山东一线,其中的山东更是重地,部署有四个镇。
满清费尽心思编练了这么多新军,而且还把他们放在河南和山东,再加上一些绿营、八旗、地方团练的辅助,整个河南以及山东一线,满清的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五万以上。
而去年到现在负责山东以及河南、安徽三省军务的第一军有多少人?满打满算不超过七万人。
而且其中的主力部队只有第一师、第三师、第一骑兵团,总兵力大约一万八千人。
剩下的清一色是俘虏改编而成的协防军,而协防军的战斗力有多差在近年已经是暴露的非常充分,他们偶尔可以打打绿营以及捻军、土匪之类的,但是即便如此也得非常小心,大多时候你得在他们后头安排一支皇家陆军压阵,要不然的话他们就算是清剿土匪,也有可能被土匪击溃狼狈而逃的。
中华军麾下的协防军虽然有时候是一种非常好的炮灰,但前提是有着皇家陆军和他们一起作战,简单来说就是后头得有督战队,还得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火力掩护,这样才能够勉强发挥出他们唯一的价值:冲上去和敌军肉搏,消耗敌军的子弹以及炮弹还有有生力量。
而单独作战的话,结果都比较悲剧,比如说之前第十九协防师在进驻皖北执行绞杀当地捻军的任务时,两千多人进攻只有几百捻军防守的寨子,结果好几天攻不下来不说,还被人家杀了一个反击,折损了三四百人,气的率领这支协防军作战的皇家陆军上尉差点吐血。
最后还是皇家陆军的第三师派了一个步兵连过来压阵,然后在这个皇家陆军步兵连的火力掩护下,嗯,或者说是后头的排枪压力下,这第十九协防师才算是重新杀了上去,攻克这个庄子。
大约五万的协防军,再加上一万八千人的皇家陆军,这就是中华军在河南、山东甚至皖北地区的所有兵力了,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超过二十五万人的清军,这二十五万清军里头有超过五万人的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