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嫁 第80节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2023-04-29 19:50      字数:3724
  第 88 章 [vip]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清平县。
  姜若皎本以为她们这一大群人过来会太过招摇, 不想到了地方竟发现清平县中车水马龙、人潮涌动。
  竟是不知怎地来了这么多人。
  太子殿下这次是来验收成果的,没有动用太子仪仗。
  他们穿得都是便服,算是微服出巡。
  见还没进县城就碰上不少满面笑容的游人, 太子殿下不由拉了几个路人询问是怎么回事。
  “你是外地来的吧?你是有所不知,这次万家商会下了血本支持办秋社!”
  “对啊,不仅出表演的村子有奖励,看表演的人也有不少活动可参加,连带各村货郎都贩了不少货物过来清平县卖, 你看看这城里城外卖什么的都有, 热闹得很。”
  “没错,得亏你们提前一天来, 要不然到时候你们连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哩!”
  太子殿下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解释,总算明白是谁搞出这样的大阵仗来。
  想来是卢家二老想要热闹热闹, 万子兴就掏钱支持。
  姜若皎听了只觉卢家二老的运气真不错,随手帮个人就帮到万子兴这种有良心的。
  不过想到卢家舅舅头疼的模样, 就知道卢家二老应该是常年广发善心才偶尔捞到这么一两个知恩图报的人。
  也幸亏他们捞到了, 要不然卢家舅舅得更头疼。
  姜若皎见太子殿下很有直接冲进城看看到底有多热闹的架势, 忙拉着他劝道:“我们先去找外祖母她们吧。”
  太子殿下一听,也是, 来了得先去看看长辈。
  两人直奔万子兴在清平县置办的别庄。
  人没见到,连片的苞米地倒是先映入眼帘。
  他们一路走来也看到不少田地上倒着苞米杆, 这边的应当是晚熟种,都还直挺挺地立在地里。
  一群人都没见过长在苞米杆子上的新鲜苞米。
  他们都下马停了下来,齐齐对着苞米摸来摸去,连绿油油的苞米杆都觉得挺新鲜。
  太子殿下动手能力挺强, 无师自通地掰下一根苞米, 拨开外皮看里头的苞米粒。
  新鲜的苞米比起晒干的苞米棒子诱人多了, 瞧着就很好吃。
  太子殿下拿着自己掰下来的苞米跑到姜若皎身边献宝:“你看,原来新鲜苞米长这样!一会我们试试看好吃不好吃!”
  姜若皎也觉稀奇。
  姜若皎接过苞米,弄下一颗苞米粒观察里头长什么样,末了还送到嘴里尝了尝味道。
  太子殿下瞪圆了眼。
  姜若皎也是见猎心喜,见太子殿下直直地看着自己,她不得不解释道:“看到新鲜食材不得尝尝?”
  哪怕是嫁入东宫,她也没放弃磨练厨艺,闲暇时会在东宫小厨房研究研究新菜。有时候读书或者想事情想得头疼,她都会拿出耗时比较长、非常考验耐心的菜色或点心来打磨打磨心志,借此撇去心头的烦闷。
  有时候听太傅他们夸东宫的饭菜和茶点好吃,她也会有当初在食肆听人夸奖的成就感。
  太子殿下很有警惕心地说道:“外面的东西可能这么乱吃,地里长得也就算了,要是经了别人手的,谁知道里头有没有加什么东西?”
  姜若皎道:“这不是你递过来的我才直接尝吗?”
  太子殿下立刻就不教育姜若皎了,心里甚至还有点美滋滋。
  一行人见到新鲜事物都手痒得很,齐齐上阵掰了不少苞米。
  到了别庄内,卢家二老正好都在家。
  他们见姜若皎两人来了都很高兴,先让人把苞米拿去厨房煮熟,又叫人生了火说要教他们另一种吃法:烤苞米。
  烧烤架摆上,一排口味各异的酱料一字排开,种类多得叫人瞠目结舌:光是口味就有辣酱、甜酱、沙茶酱等等,更别提各种奇奇怪怪的酱汁。
  饶是姜若皎于调料方面还算精通,见了二老准备的这些酱料还是吃了一惊。
  卢母见姜若皎对他们烧烤用的酱料感兴趣,热情地说道:“这些都是子兴搜罗回来的,你要是想要的话可以带一些回去。你看这沙茶酱就是子兴他们学了外邦人的做法,吃着和别的酱料很不一样!”
  姜若皎知道万子兴常年与外邦往来贸易,却不知他们连外邦吃食的做法都学了不少。
  姜若皎说道:“那我就不和您客气了,我平时就喜欢捣鼓些吃的。”
  卢母两眼放光:“我们也喜欢,以后找着什么好吃的我们得多交流交流!”
  姜若皎点头应下,学着卢母她们开始烤苞米,没一会就掌握了诀窍。
  卢母赞不绝口:“你学得可真快,不像我们一开始烤的时候接连烤焦了许多根!”
  姜若皎笑着说道:“都是您教得好。”
  卢母一见她笑,就觉得越发喜欢这个外孙媳,积极地给姜若皎分享起刷上哪种酱料更好吃。
  卢父在旁边看得发酸,转头一看外孙也在旁边巴巴地看着,顿时觉得不应当。
  这小子才成亲没几个月,怎么就连媳妇都看不住呢!
  一老一少相互瞪眼,最后无奈地跟其他人一起安安分分烤苞米。
  现烤的苞米鲜嫩可口,配上各有滋味的酱料,着实是唇齿留香,每个人都恨不得多吃几根。
  等厨房那边煮好一锅苞米,众人又尝了个鲜,才发现这个苞米的诸多妙处。
  烤的好吃,煮的好吃,晒干了还能磨碎煮粥或者磨成面烙饼。
  简直是怎么吃都没问题!
  姜若皎和万晴父女俩问起苞米的产量。
  得知苞米这玩意差不多亩产六七百斤,不仅姜若皎被震住了,连对数字不甚敏感的高驰等人也呆住了。
  亩产六七百斤啊,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水稻和麦子亩产两百多斤已经算是良田里的高产情况了,许多中下等的田地一年只能出一百多斤!
  今年清平县这种情况,属于连年旱灾、地力奇差的大灾之年!
  这种情况下还能亩产六七百斤,要是地力好的地方不得亩产千斤?
  太子殿下顿时停下了啃手中苞米的动作,只觉自己吃掉的每口苞米粒都是好几斤粮食!!
  姜若皎也问:“这些苞米能直接留种吗?还是得继续从外邦购买苞米种子?”
  万晴说道:“可以留种。”
  赵少卿比所有人都激动:“那我们还吃什么,不行,不能在吃了,统统留下来当种子!我回去后立刻就给陛下写折子,让陛下下令推广这种作物!”
  姜若皎说道:“我们只在这边试种过,不知道别的地方适不适合,要是想推广的话应当在每个地方选几处田地试种,看看在当地产量如何再做打算。”
  万晴点头:“同一种作物,种在不同地方,情况不一样。”
  太子殿下道:“这个我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姜若皎赞许地看了太子殿下一眼,意思是“很不错你现在读的书还挺多”。
  太子殿下被姜若皎给看恼了,冷哼道:“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我现在知道的可多了。”
  本来只是想解决旱情,没想到竟试种出这样一种高产作物,每个人都高兴不已。
  等尝完了苞米,众人又去看新修的农渠。
  看着农渠里接过来的潺潺活水,姜若皎和太子殿下不免又提及出力不小的张家娘子。
  张家娘子在她舅舅身边耳濡目染都能学到这么多,想来她舅舅兴修水利更有一套。
  他们上次回去后已经奏请开泰帝把她舅舅调来京城,以后张家娘子也是有娘家撑腰的人了,再不用指着张家那边为她出头。
  张娘子舅舅要是能在朝中立足,往后东宫在朝中也能多一位能办实事的得力能臣。
  柳春生和杨峰清他们还是太小了,今年才刚准备和裴徵他们一起下场应试,将来到底表现如何还不一定。
  姜若皎一行人游游逛逛到傍晚,回到别庄歇下了。
  赵少卿根本睡不着,点起灯写信回京城,准备明天一早就会去给开泰帝递折子,让开泰帝注意一下清平县试种出来的高产粮种。
  翌日一早,赵少卿辞别太子殿下,没留下来看社戏就走了。
  太子殿下倒是兴致颇高,早上起来就与卢家二老一同出发进城,看看卢家二老组织起来的社戏是怎么个演法。
  社戏是清平县底下各个村子准备的,表演起来很有乡土特色,演的戏也很接地气。
  比如演《金榜题名》演的是秀才公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众人热热闹闹相迎的场景,期间蹦出来的各种俚语俗言句句都逗趣得很,不同角色的情态也各不相同,看得众人捧腹大笑。
  这是城里的戏班子演不出来的感觉。
  太子殿下看得津津有味,也从众人在戏里戏外流露出来的各种情绪看出“金榜题名”这件事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多重要。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让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机会啊!
  再往后看,有演迎娶新妇的、有演再婚追爱的、有演金刚伏魔的,也有演《力士脱靴》《桃园结义》《河伯娶亲》这些经典戏目的,各村各显神通,把现成的、现写的戏本子都演得一口乡音,添了不少笑料。
  太子殿下看得意犹未尽,小声和姜若皎嘀咕道:“真该请他们去给满朝文武演一演,好叫他们知道百姓平时都在想什么,而不是天天为了那些个微末小事在朝堂上吵来吵去。”
  姜若皎没想到太子殿下能有这样的感悟。
  姜若皎笑着说道:“他们未必就不知道,只是心里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罢了。”
  太子殿下不吱声了。
  他生来就万般富贵,太子之位来得也轻松,根本不必和旁人争来抢去,自然体会不了旁人的追求与旁人的艰辛。
  太子殿下说道:“我看这边的农渠修得不错,不如去找县令问问其他县的情况。”
  姜若皎点头,随着太子殿下一同去了县衙。
  清平县县令见了太子殿下夫妻二人,自然毕恭毕敬地把邻县的情况都给他们讲了。
  有太子殿下居中调停,他们这几个堪称难兄难弟的县算是握手言和了,往来比过去密切了许多,是以县令对周围数县的受灾情况也一清二楚。
  太子求来了那场及时雨,各县都把粮食补种下去了。
  今年的收成虽然比往年差一些,却也足够让他们活下去。
  唯一让他们捶胸顿足的,就是没有和清平县一样试种苞米,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清平县大丰收!
  姜若皎两人都放下心来,又在别庄歇了一宿,得知卢家二老想在清平县定居后便与其他人一同启程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