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七零:女配知青被大佬娇宠了 第218节
作者:亭上观鱼      更新:2024-03-22 15:57      字数:4470
  这个年代房管所的办事员可不像后世的房屋中介似的,还能拿抽成,都是拿死工资的,李梦雪答应的抽成对他来说可不是小事,也知道她大方,而且有钱,所以对她的事儿还挺上心的。
  亦清清这次来倒是不打算花这么大价钱跟办事员们打好关系,让他们帮忙盯着房源。
  主要是她觉得,这年头,抢着花大笔钱买房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租房的人倒是多。
  她买房的竞争对手大概只有李梦雪了。
  而李梦雪在那位姓贾的办事员眼里,还是只对四合院情有独钟呢!
  所以不会说有房源不给她的情况,就不用费那个劲儿去拉关系了,她只需要尽职尽责,不使坏就成,便只在口袋里装了点好拿的零食啥的。
  求人办事儿,随手分点吃的零嘴儿给人,也就差不多了。
  反正她打算这几天就把事情办妥了去,不打算老盯着房子这回事儿。
  进了房管局,管房屋租赁那边有好几个办公室,还分了辖区,管房屋买卖的却只有角落里的一个办公室。
  和她想的没错,别处办公室外的长椅上,等着办事儿的人都坐不下,还站了好几个在排队,拐过一个弯儿,到了房屋买卖办公室这边,门可罗雀,一个人都没有。
  门虚掩着,亦清清轻轻敲了三下。
  “请进!”
  亦清清这才拉着云孤远进去,小小的一间办公室,里边也只有三张合在一起的办公桌,坐着两个办事员,一个年纪大些,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
  还有一个位子空着,看空着的那张桌子上的名牌,和李梦雪相熟的那位贾姓办事员不在。
  他们一进来,都看向他们。
  那个年长些的办事员拿起搪瓷缸子喝了口茶,另外年轻的那个说:“两位同志是要买房吗?”
  “是”,亦清清说。
  看办公桌上的名牌,说话的这个人姓袁,年纪大些的那个姓马。
  这些亦清清都从金色大书中看见过,这个姓马的是房屋买卖办公室的主任,资历深,不怎么干活儿,正经办事儿,外出看房跑腿的事儿都是剩下两个办事员干的。
  第360章 房管局
  “来,坐着说!”袁安春引着他们坐在了自己办公桌前,从办公桌上拿了一本白纸裁了夹在一起的大册子:“房屋买卖刚放开,房源不是很多,大部分都记这上边了,你们可以先自个儿看看。”
  亦清清点点头,她对这个也有所了解,甚至还知道这册子看着大,实际上根本没写多少东西,后边大半都是空的。
  她轻车熟路的翻开了这册子,和云孤远一块儿看起来。
  这册子里边都是手写的房屋信息。
  上边有房屋地址、平面图、房屋现状和价格等信息,虽然简单,但还算齐全。
  她有三万九百多块钱,预计拿两万五到三万块钱出来买房,阿远那边的预算也有一万块钱。
  来之前,亦清清还觉得,自己不怎么挑,不拘四合院还是啥的,买起来应该还挺容易的,但翻看完这个册子后,才知道她想多了。
  这册子里头,总价上万的房子一套都没有。
  她要凑齐两三万的房子,少说也要买上五套以上,加上阿远的,她们俩就要买七套。
  比这个数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这册子里的房子,那种筒子楼里隔出来的小房子就占了三分之一,总价大概在一千到一千五左右。
  还有三分之一是郊区外比较偏远,连直通的公交都没有的房子,总价也是一千多,但是比筒子楼里房子大上一些,都是平房,院子都没有一个的那种。
  这些都是亦清清不会考虑的。
  前者房子小,邻里关系又复杂,只能当住房租出去啥的,这么小,租出去也没多少钱,还难管理,放在那儿怕是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被邻里占去了。
  后者交通问题也就罢了,主要还是太小了,只比筒子楼里的小隔间大一些,还远远达不到亦清清的要求,而且总价太低。
  所以她就只能在剩下那三分之一里选了。
  亦清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嫌手里的钱太多了,这些房子都不够她挑的。
  首先,册子里最贵的一套房子是帝都西郊外枫麓山上的红砖小筑。
  这名字就挺文艺的,还带点历史感。
  “这里是帝都富商汪家以前的别苑,有五十年的历史了,里边的东西都被运走了,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楼,楼前楼后都有院子,后院还有个天然的泉眼和一片竹林,当年也是花大价钱建造的,就是荒废了太多年,需要好好清理一些杂物,修缮一下,但是房子当初用料讲究,主体还是挺坚固的,再就是路有些荒着了,位置又比较远,进去不太容易,再加上屋主急卖,这么大的房子,才只要八千块钱。
  这屋主是汪家的后人,年前刚回的帝都,把帝都房产全挂售了,估摸着是打算离开帝都了。”
  袁安春看她在这一页停留了不少时间,估摸着她是对这房子挺感兴趣的,才多说了一句。
  实际上他可觉得这房子不怎么好卖,太偏远了,在枫麓山里头,以前的路好些年没人走了,荒的不行,周围除了山,啥也没有,谁没事儿花八千块钱住那儿去。
  但是那房子又确实好看,是以前汪家人去山里避暑的时候住的,用料是真讲究,就是现在汪家人死的死,跑的跑,只剩下这么一个后人了,也是因为当初在抗战的时候,捐了不少钱,如今才能回来,房子也退回到他手里。
  要不是太长时间没有人打理,以这房子的大小和样子,就算在枫麓山里头,起码也要卖一万块钱。
  说是小筑,基本上是个庄园了。
  亦清清一听有五十年的历史,就知道这房子是民国时期的,还是红砖楼,富商用来做别苑的,又是她脑子里大致就有了画面。
  民国时期有段时间很流行那种中西合璧式的红砖建筑,上辈子亦清清也看过图片视频,要真是她想的那样,这房子八千块钱可就捡到大便宜了。
  偏远啥的她一点都不怕。
  枫麓山在后世的帝都也算是郊区了,附近还有帝都最大的森林公园,在郊区正好,她也给自己弄个山庄度假别墅预备着。
  后世这处的度假别墅也很多,但哪有这有庭院的红砖楼香?
  说实在的,离开响水村后,亦清清最不习惯的,就是没了大青山。
  打猎什么的不说,主要是那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没了。
  这个山间的红砖小筑不是正好?周围有很多山林,好好修缮一下,出门就是美景,住在那里肯定舒服,修养身心的好地方,以后接爸妈来帝都养老的话,他们肯定也喜欢。
  越想越觉得不错,这八千块钱买一个偏远山区的房子,就算这房子以前很好,但也架不住它现在需要修缮的工程量不小,其实放在这个年代,买它远不如买市区,或者近郊的房子划算,后者升值也更快更大。
  但她本就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赚钱是为了干啥?当然是为了自己开心舒服的,千金难买心头好。
  这房子她买来不是赚钱的,以后卖出去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也就没什么亏不亏的了。
  “这房子我先预定了”,亦清清当下便说,顺便又快速翻了几页:“还有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几个,我都想去看看!”
  来之前,阿远也跟她说了,他那一万块钱就是打算拿来买房出租赚钱的,免得后边再花薪酬换阳世的钱。
  所以他买房的事儿,亦清清也大致包揽了,打算给他也一起买些合适做商铺的房子。
  反正这册子上大致合适的房子也不多,索性都点出来,看看再说。
  “这么多?”袁安春傻了,她几乎点了这册子上两千块钱以上的所有房子。
  “没错,我们的预算是这个数”,亦清清比了四个手指头。
  “四千?”袁安春说了才反应过来,这人明明最喜欢红安小筑,那就八千了,咽了口口水,声音都飘了:“四万?”
  亦清清点点头,“没错,还请您带我们去看看,事后必有重谢!”
  第361章 看房
  袁安春是去年房屋买卖办公室分出来的时候,刚入职的新职员,平时只接待过几个来卖房的,从来没有接待过什么来买房的人。
  另一个办事员贾老哥每天忙成一团的出外勤,找房源,他却整天无所事事的坐在这里和主任喝茶。
  舒服是舒服,就是觉得心里边不安稳,无聊极了才把房屋信息整理成册了,这回还是第一次接待整儿八经买房的人,还是拿出四万块钱来买房的。
  她点出来的这十套房子这四万块钱就能拿下其中七八套了!
  他惊讶过后,满眼古怪的看着面前这两个比他还年轻的小同志:“你们确定要买这么多?”
  他倒是不介意带她们去看房,这别人挂售的房屋卖成了也是他的成绩,贾老哥都已经谈成一单了,就他还没开张。
  不过钱多了没处花吗?咋用来买房?买这么多住得匀吗?有这钱干啥不好?
  “确定,您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房?”亦清清说。
  罢了,别人有钱没处花,他也管不着,袁安春想开了:“这么多,一天是看不完的,至少要三天时间,红砖小筑最远,得花一天时间去看都很紧,剩下的跑完也要两天时间,你看你想先去看哪个?”
  “红砖小筑!”亦清清毫不犹豫的说。
  其他的房子倒是其次,这个得先去看看,好的话拿下来才好。
  去红砖小筑可是个苦差事,主要是远,交通不便,坐几个小时公交车,下车了还要徒步走很久。
  要不是这是袁安春第一次开张,他还不一定乐意去,这会儿还是没有多说:“行,我先带你们去找房主!”
  他收拾了一下东西,背了个随身的军绿色挎包,带上水壶,胸前还别了支钢笔,跟主任说了一声,就带亦清清和云孤远出去了。
  出了房管局,袁安春快步走着,还提醒她们:“要去了还能赶上今天下午那班车回来,咱们脚步得快点。”
  亦清清和云孤远赶紧跟上,脚步匆匆,也没来得及多聊。
  只是这路不知怎么的,越走越熟悉,越走越熟悉。
  “袁同志,咱们这是去锣鼓巷吗?”亦清清奇怪的问。
  “是啊,你们知道这儿?房主在这儿也有一个大院子”,袁安春说。
  亦清清往他手里塞了一把炒花生:“袁同志,前边你是不是说,这房主打算离开帝都,所以把房产全挂售了?锣鼓巷的大院子不在内吗?我刚刚好像没瞧见呢!”
  这事儿她记忆尤其深刻,主要是这位房主的经历和她之前杜撰的买房经历太相似了。
  而且就在锣鼓巷,也太巧了点。
  “不不不,我不能要!”袁安春第一次遇见这种送东西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接住了,然后满脸抗拒,脸都涨红了,要还给他:“党教育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同志,你别让我犯错误!”
  看得出他是一个有一腔热血,还没被社会腐蚀的有志青年,亦清清倒是很敬佩这样的人,不过这东西拿都拿出来了,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更何况只是一把花生。
  “袁同志,你的思想觉悟太令人敬佩了,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但是我这可不是让你犯错误,你看我一下子点了这么多房产,要你带我们去看,尤其是今天的红砖小筑,到时候怕是午饭都没着落了,你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我心中十分感激,怎么着也不能为着我们的事儿让你饿肚子,正好口袋里有这么几把花生,给你垫垫肚子也好,不然心里边真是过意不去!”
  亦清清本来没想做这些的,但没想到铺子这么便宜的,要花掉她的预算,得看这么多房子,这下要麻烦人家带着跑差不多十处地方,还有一处在那么远的郊区,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琢磨着还是要感谢人家一下,这花生起个头,怎么着到时候也得请他吃个饭。
  因为这买房看房她一毛钱的手续费都没出,人家办事员还得陪她跑这么三天,啥都不给,有点过意不去。
  亦清清这么一说,袁安春便不再推辞了,主要她说的确实也是这个道理,红砖小筑太远了,中午可能吃不上饭,这一把花生也算是补偿了,虽然很少,但也是个心意。
  其实他们这个岗位,外出看房的时候,车费是要来买卖房屋的人承担的,今儿跑的地方太偏僻,饭都吃不上,拿点花生是应该的。
  只是强调:“除了车费,和耽误吃饭这点,别的我就不能要了!”
  亦清清这次答应了:“行!这锣鼓巷大院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