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4:32      字数:1856
  这才叫尴尬。
  关键是现在科举也遇到问题了。
  随着商业的发展,普通百姓发现其实读书已经不是唯一出路了,一定程度上影响寒门苦读要从书中获得黄金屋的人。
  所以科举人数略微降低。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朱棣才默许了吴与弼全国考察调研,六部那边也都觉得这件事刻不容缓,因为现在大明外扩太厉害,需要的人才太多,而科举人数减少的话,官员的储备降低,这会影响以后国家的治理,所以对教育的改革,已经是形势在倒逼了。
  朱棣在过年之前发了封旨意过去,意思简单明了,在亦力把里布政司还没成立之前,亦力把里诸多事务,交由黄昏全权处置,同时册封了老臣异密忽歹达,让他配合黄昏。
  而另一方面,恩赐了异密忽歹达,只等亦力把里的局势稳定下来,异密忽歹达就可以到中原来当官养老。
  这也是黄昏的举荐。
  当然,也是范闲的承诺,朱棣还是没让范闲失望,这种事不敢马虎,必须得带好头,以后才能给朝鲜、日本这些地方的人树立榜样。
  朱棣在过年放假前,最大的一个动作,则是将军器院洪继来宣召到乾清殿,同时被宣召来的,还有时代集团时代军工的总负责人。
  只问了一件事:泰山号这种钢铁怪兽,时代军工是否愿意共享技术。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时代军工的那位负责人,直接果断的拿出了一大抱的设计图——在他被宣召的时候,就已经意料到了这件事。
  黄昏也早就交待过。
  只是朱棣还没高兴多久,时代军工的负责人一句话让他有点郁闷:“时代军工为了研发这个装甲车,耗资千万,如今有了设计图纸和生产线,却不见收益,还请陛下谅解一二。”
  谅解?
  怎么谅解?
  当然是补偿钱。
  朱棣一想也是,黄昏砸了那么多钱进去,如果被自己白白的把劳动果实拿走,确实寒凉人心,于是在询问了种种事宜后,同意用八百万两的价格购买设计和生产线,将会有时代军工的人帮助军器院那边建立装甲车的生产线。
  现在大明物资充裕,所以物价略有下降。
  一两白银只能相当于后世四百软妹币的购买能力。
  所以八百万两,其实也就是三十二亿。
  时代军工小赚了一笔。
  但赚的不多,因为还有个附加条件:时代军工免费出让机枪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并且和军器院形成战略合作,以后时代军工的新产品,军器院都有知情权。
  所谓知情权,其实很蛋疼。
  就是告诉你我要研发什么,但是不会告诉你原理,你可以自己研发,也可以等我研发出来,然后再出钱购买过去。
  直白点,就是购买黄昏的先进想法。
  但这个知情权,却值了两百万两——原本机枪和装甲车卖给军器院,只有六百万两,朱棣加了个知情权后,时代军工的负责人一看这样不行啊。
  得加钱。
  朱棣也是大方,索性就加了两百万。
  他的大明,不差钱!
  他现在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黄昏的想法,绝对比钱还值钱。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会有泰山号这种东西的出现,就是那个机枪,也是开天辟地的想法,彻底将火器带上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所以两百万看似很多,实际上血赚。
  而在时代军工看来,也是血赚,反正这些东西都是国家垄断的,没有天子同意,时代军工这边有再多的设计也没用,基本上所有的新产品最后都是要归国家的,还不如趁这个机会捞点钱。
  当从时代军工购买了机枪和装甲车的设计和生产线后,朱棣倏然间发现了黄昏早期布局的英明之处:大明对钢铁资源的需求实在是太大!
  不提钢铁战舰,就是这个装甲车,要想多打造一些的话,需要的钢铁量都是巨大的。
  所以提前中南半岛布局实在明智。
  于是过年前,朱棣下了封旨意去中南半岛:继续加大对矿产的开采,同时提升海陆两路的运输能力,要尽可能的将中南半岛的资源运回国内。
  而关于购买泰山号一事,工部那边很快出现了巨大的反对意见!
  包括军器院,也有反对声如潮!
  第1221章 鸡肋
  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大街小巷人潮如织,尽管平日里的应天已经足够繁华,不过临近年关,随着大明在黄昏辅佐下即将迈入第十六年,此时的应天的繁华,大概是后世人都难以想象的。
  曾几何时,人们向往着万国来朝的盛世长安。
  然而今时应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地方藩王……嗯,怎么说呢,随着朱棣削藩,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随着朱高燧的薨天和朱高煦的被贬,所有地方藩王都夹起了尾巴做人。
  尤其最初,朱高燧薨天的时候,不少藩王以为这里面牵扯到更深的关系,深恐是黄昏在给太子朱高炽以后的登基扫清道路。
  如此一来,其余藩王都有可能被清除。
  所以人人自危。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嘿,屁事没有,就是简单的朱高燧那小子没点自知之明,惹了不该惹的人而已。
  但饶是如此,众多藩王还是看清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