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节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3-03-10 21:50 字数:2896
能些名份,既然握了谢氏一族的手上,还是继续握着的为好。
“国舅爷那边如何讲?”谢太后又是问了此话道。
“国舅爷递了奏章呈上来。”谢太后的心腹嬷嬷又是讲了话,说着还是真递了一个小匣子呈上。
谢太后接过了,然后,打开了小匣子。
那里面躺着的就是一份奏章。当然,这东西只是谢氏一族掩饰了的一个名议。实际上,如今的建业城,自然以谢氏一族为尊。
皇室肯定要避开了锋芒的。
若不是怕着北面的动乱,其实,谢氏一族不会像现在这般的收了手脚。
谢太后拿起了奏章,打开了后,仔细的看了一回。尔后,她又是放了回去。谢太后说道:“差人回了国舅爷的话,就是哀家知道了。”
心腹嬷嬷忙碌应了诺。
至于谢太后?
谢太后在心腹嬷嬷离开后,就是闭上了眼睛。那静静坐那儿的姿态,还真是一个安静的过份。就像没了气息的木偶一般样。
次日。
早膳后。
谢太后坐着撵轿去了天子的寝宫。
太后的到来,自然是引起了天子司马元曜的注目。这时候的天子整个人是显得颓废以及瘦削。病久了,整个人也是没了多少精气神。
“朕病了,不能行了全礼。倒让母后亲自来,朕不孝……”
司马元曜这时候,还是低了头。说话时,语气没挑刺儿。
第216章
“皇帝龙体重要。哀家不在意那些小事儿,只要皇帝心气儿睡了,早些康复便是大喜。”谢太后如是讲道。
当然,这是场面话。
不管是谢太后,还是司马元曜都非常的清楚,大晋朝天子压根儿是被生病了。
司马元曜在与谢氏一族的斗争中输了,输家自然就得任人拿捏了。如今的局面,司马元曜心头明白着。
摆明了,谢氏一族不会放过他这位天子的。
“呵呵。”
司马元曜就回了两字,轻轻笑了两声。
旁的话,司马元曜不多讲了。他也不想讲了什么?他望着太后的目光里,有些说不出滋味的。他问道:“母后以为朕还能康复吗?”
这个答案谢太后当然知道。
司马元曜这个天子是康复不了的。特别是谢国丈的死,那简直就是谢太后心上的伤痕。谢太后对这个庶子的感情,可谓是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勉强说是一对母子?
不如说,这是一对仇人。
既然是仇人,那哪有什么恩情了?
“皇帝这话说差了。康复与否,还要看了病情的痊愈情况如何?”谢太后的话,滴水不漏的。哪怕是明知道了谢太后说的场面话呢。
可就是不会让人抓着了把柄的。
天子司马元曜是不多讲了什么。
他也不在乎了什么?因为,他没什么好在乎的。
眼下这一条性命都全是捏在谢氏一族手上,生死不由自己。在这等情况下,司马元曜除了浓浓的失败情绪外,旁的剩不下来什么了。
对于天子司马元曜不在有什么小动作了,似乎是倍受了打击。谢氏一族在朝堂上自然做出了安排。
做为谢氏党羽的朝臣,那是纷纷上表。
上表了请求太子监国。
这等奏章在递到了天子司马元曜的榻前时,这一位帝王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势已去。他想翻盘,难矣。
谢氏一族不会给他这位帝王任何一丁点儿的机会。
太子监国。
太子一旦监国了,那么,年幼的太子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还不是谢太后、谢皇后挟太子以领诸侯吗?
而在谢太后、谢皇后的背后,是站着谢国舅的。
司马氏的江山,与其说皇室的社稷。不如说,是谢氏一族的天下。
司马元曜当场吐血了一回。尔后,是气急的晕了过去。等司马元曜醒来时,他的榻边是坐着谢皇后。
“你来做什么?”
天子的神色恙恙,并没有什么情绪。司马元曜的情形更想是心灰意冷。
“太医说表哥你气急攻心,我放心不下。”谢皇后解释了话。司马元曜听后,冷笑了两声后,回道:“朕不是气急攻心。”
“朕只是心火气太重了。”司马元曜回了这么一句。
“表哥不想太子监国吗?”谢皇后其实也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她问了她认为的关键。司马元曜听后,沉默了片刻。
稍后,司马元曜方是回道:“朕的意见已经不重要。”
“算了,朕累了,想歇一歇。”
天子摆明是送客的态度。谢皇后坐那儿,面色挺不好看的。她的心中,自然在意了枕边人。可天子一直的态度,还有娘家那边的态度,她左右为难里,其实也是心累的。
这会儿,见着醒来的表哥又是如此的冷漠之态,谢皇后只能叹息一声。
待谢皇后离开后,司马元曜扭了头,目光盯着谢皇后离开的地方。那儿,早是没了谢皇后的背影,可司马元曜还是瞧了瞧。
这些日子了,太子、公主一双儿女没能来瞧了天子。
天子被软禁了。
这样的日子,司马元曜过得一点也不舒坦。
可那又如何呢?
失败的天子,就是这般的输家。
宣文十六年。
中秋佳节时。
汉京城的王宫里,自然是摆了宫宴,招待了汉京城的贵族与将门。总之,那些到了品级的官员与外命妇们,那是能进了王宫里享受了王室的宴请。
太王太后也罢,太上王、太上王后也罢,总之,这等时候肯定都是做了东道主,热情而好客的。
至于宫里?
宫里目前的女眷们,那是以惠妃为首。三妃五嫔表面上自然是一面合乐,总之,颇有些家合万事兴的态度。
至于宫外?
宫外的爵爷府,那也是一片祥和。
荣娘就是在这一日的宴饮结束后,正是在沐浴后换一身轻便的衣裳。
这会儿,在寝宫内,荣娘是享受了安宁的时光。
不多时。
刘之烨也是归来了。
荣娘瞧着貌似神情非常愉快的夫君,她笑问道:“瞧你的模样是遇上了大喜事?”荣娘就是随口一问。
哪料刘之烨却是慎重的点头。
“当然是大喜事。”
刘之烨非常肯定的回道:“前线传回来了消息。说是打了大胜仗。那捷报刚刚传回来,我这听了消息后,已经确定了真伪。”
“真的?”荣娘是惊疑了一声后,又是欢喜的说道:“那太好了。若是大胜了,大军就应该会搬师回朝吧?”
荣娘是这般讲了。
刘之烨听后,却是摇摇头,他说道:“是大胜,大军攻攻破了大魏朝的京城。”
“除了部分的大魏朝重臣护着那个小太子逃脱外,半个大魏朝的朝臣已经被俘虏。”刘之烨这一解释完了。
果然啊,荣娘就是愣了好一下。
“这般说来,大魏朝是完蛋了?”荣娘说这话时,与其说是问话。不如说,是在镇定了她自己的心神。
“那大魏朝的京城被攻陷了啊。”荣娘自言自语了这话后,方是愰然大悟了。她说道:“我明白了。大魏朝的京城……”
大魏朝的京城,可是堂堂的邺都城。
那里靠近了漳水之畔,而且,还是三朝古都。那一座城池,在中原之地也是最繁华的一等一大城池。
那等京城,自然是治理了中原之地的要冲。
哪可能浪费了?
若论这东屠国疆域之广,何处为中心?想来那大魏朝的邺都城就归了的治所。所以,荣娘是听懂了夫君刘之烨的意思。
摆明了,东屠国要迁都?
往后这政治中心要换了地方。到底汉京城似乎太偏僻了些。至少,对于要治理了中原的东屠国而言,确实是如此的。
“貌似伯玉曾经也提起过,若论中原之治所邺都城当排前三之数。”荣娘这时候的话,说的叫一个通透了。
“就是如此。”刘之烨也是同意了。
次日。
关于前线大捷的消息,自然已经在汉京城里传个遍了。
话说,不光是王室欢喜。便是整个汉京城,那也是满城上下一片的喧嚣。
前线的大胜,于整个汉京城里生活的人而言,那是惜惜相关的。毕竟,东屠国大胜了,这中间多少人会立功,多少人又要因功受赏?